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突破“卡脖子” 企业牵头组建“国家队”

2021-03-17 15:052880

显示领域唯一“国家队”

单单从名称看,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的“国家队”身份和重要性就显露无疑。近年来,中国针对新兴产业、新兴技术牵头成立的国家级技术创新机构包括: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而新成立的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是我国在新型显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无论是高铁、新能源汽车或是新型显示技术,上述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有着不少共同点:一方面,其针对的领域不是基础科学,而是有着明确市场指向的“技术”;另一方面,企业在这些创新中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由广东聚华新型显示研究院牵头申请,正如“聚华”其名,这家非营利法人机构由TCL联合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组建,聚华研究院也是上述技术创新中心的依托及管理运营单位。

在科研机制上的创新,是这一创新中心相比众多研究机构的独特之处:作为非营利法人机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不直接从事市场化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

“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更类似于一个“企业+研究机构”的协调机制,它围绕产业链建立开放协同的创新机制,强化技术扩散与转移转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辐射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创新生态。

“卡脖子”的并不仅仅是面板本身

在万物智能化物联化的趋势下,新型显示产品需求快速增长,通过10多年努力,中国企业在液晶显示领域已经实现追赶和超越,建立了规模和竞争优势,产业链加速向中国转移。

在此基础上,中国现在的目标是从显示大国转变为显示强国,在下一代显示领域建立领先优势,中短期内需要在OLED、Micro-LED、Mini-LED等新兴显示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而从中长期看,更需要在工艺、材料、装备等产业链领域夯实基础、形成上下游互相促进持续创新的局面。

显示技术产业是一个产业链的概念,“卡脖子”的常常不在面板生产这个产业链中游的环节,而是被上游的材料、装备所限制。有行业数据显示,仅仅在面板上游的材料产业,包括偏光片、玻璃基板、靶材、光掩膜版、光刻胶等产品,近年来没有一项产品的国产化率超过20%。

造成这种卡脖子窘境的,既有上游材料厂商技术和产品本身的问题,也有产业链上下游衔接整合不够的问题。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上,身为人大代表的TCL创始人李东生就直言,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存在关键材料和核心装备领域投入分散、科研与产业脱节、材料和装备等研发成果难以产业化的问题。

“由于显示材料与装备研发周期长,加之从研发到应用缺乏关键的中试环节,新材料及新装备在下游面板厂商的导入风险极高,一旦出现失误将使厂商出现重大损失,因而常常出现国产材料与装备‘不敢用’的问题。”李东生曾谈到。

换句话说,在显示产业上游,国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有不少好的技术和成果,也在持续创新,但中游的面板厂商常常不敢用,因为这些技术和成果甚至从立项开始就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也缺乏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市场的转换过程。

也正是基于这种现状,“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的建立,解决的不仅是技术创新本身的问题,也意在进一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促使中国的新型显示产业更好地发挥出协同效应。

“承上启下”的TCL

过去几十年间,在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域,依靠国家力量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后发赶超的实例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是以突破我国新型显示材料、工艺、器件和装备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为主要任务,推动中国显示技术从跟随到原创、再到引领的转变,也遵循的是此条路径。

在这样一种国家意志的推动下,主要布局于显示产业中游的TCL,在其中既充当着承接产业上下游的角色,同时也正成为国内引领新型显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既能对上游材料、设备的研发创新框定方向,也能够感知预测下游终端设备的需求,实现“从市场到实验室”的有效传导。

有了TCL在整个创新链条中的“承上启下”,“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将立足新型显示领域发展全局,突破一批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一流的工艺和产业应用技术,推动关键材料国产化率达到60%以上,突破核心装备技术。

此外,这一创新中心还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重点,根据新型显示领域的技术发展特点,统筹部署、统一规划,将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参建单位的优势,面向新型显示产业链的各垂直方向,分步组建创新分平台。

据悉,除了依托这一创新中心的机制和资源,TCL华星也将围绕印刷OLED、QLED以及Mirc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关键材料和设备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显然,新型显示产业的新一轮巨变已经开始萌动。(经济观察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上海出台下一代显示产业行动方案:涉及MicroLED、硅基OLED、柔性显示等
​上海市经信委7月22日印发《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构建"1+2+3+4"产业体系,重点突破Micro LED、硅基OLED、柔性显示等关键技术,目标到2030年产业竞争力达国际先进水平。

0评论2025-07-24292

两起并购案,窥中国显示市场整合趋势
2025,全球显示产业的“出清”与“进取”戏码仍在持续上演。

0评论2025-07-161081

京东方董事长:显示产业正进入再平衡时期,公司有能力去回报投资者长期支持
董事长陈炎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京东方发展进入新阶段,应当、同时也有能力去回报投资者的长期支持。

0评论2025-07-10295

总投资20亿元,一新型显示产业园项目签约扬州高邮
据扬州日报-扬州网,日前,扬州高邮城南新区一新型显示产业园项目签约。投资方为江苏乔科科技有限公司。

0评论2025-07-08363

京东方未来显示产业园揭牌
7月4日,据“京东方科技服务”,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AIGC与元宇宙融合发展专题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论坛现场,京东方科技服务旗下UBP恒通国际商务园正式被授予“未来显示产业园”称号并举行揭牌仪式。

0评论2025-07-04527

南京经开区贡献全市新型显示产业超90%产值,集聚了乐金显示、夏普、京东方、杉金光电等
作为南京市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板块,南京经开区拥有新港高新园、综合保税区、港口型物流枢纽、陆港型物流枢纽4个国家级功能平台,打造了中国(南京)液晶谷、中国(南京)智谷等特色产业载体,已经集聚了乐金显示、夏普、京东方、喜星电子、杉金光电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贡献了全市新型显示产业90%以上的产值。

0评论2025-07-04482

今年成都都市圈重点产业链年度投资:新型显示产业103.9亿元领跑
据成都日报,记者6月22日从四川省同城化办获悉,作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成都都市圈正立足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9条重点产业链全景图,以超370亿元的年度投资规模,加速推进51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助力成德眉资四市区域协同发展。

0评论2025-06-23301

成都拟支持16个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京东方、路维光电、华兴源创......
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6月17日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获悉,经企业申报、区(市)县初审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2024年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拟支持名单已经出炉,公示时间截至6月22日。成都拟对符合条件的相关项目予以补助支持,本次共有来自新型显示、超高清视频和激光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16个项目入选。

0评论2025-06-18506

总投资10亿元,依托惠科面板项目,重庆光电新型显示产业科创中心项目签约
据重庆日报,6月11日,重庆巴南区举行2025年第二季度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19个优质项目成功落地,协议总投资额131亿元。

0评论2025-06-17744

康宁显示科技在华二十周年,助力中国显示产业腾飞
2005年正值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加速高新技术引进的关键阶段,康宁显示科技始终以“共生共赢”为核心,率先布局中国,携手本土卓越合作伙伴建构从沙子到面板的完整产业链,助力中国显示产业屹立“视界”之林。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康宁显示科技依然持续多年深化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已成为跨国企业本土化的典范之一。

0评论2025-06-1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