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兆驰股份实控人将更变为深圳国资

2022-03-01 10:249510

2月28日晚间,停牌五个交易日的兆驰股份(002429)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南昌兆投及其一致行动人顾伟与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深圳市亿鑫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南昌兆投及顾伟拟转让19.73%股份,转让价款总额为43.68亿元。经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3月1日(星期二)开市起复牌。

同日,兆驰股份还披露了2021年业绩预告,2021年公司预盈2.3亿元至3.3亿元,同比下降87%至81%,主要原因是对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应收项目计提减值准备。公司同时还披露了一份降低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债务违约带来的风险的方案,方案实施完毕后,公司持有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商业承兑汇票以及应收账款已经降低至599.16万元。

接盘方为深圳国资

资料显示,兆驰股份成立于2005年,以ODM制造起步,主要从事家庭视听类及电子类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兆驰股份最开始从事DVD业务,随后将业务延伸到了电视机顶盒,并在2009年机顶盒销量达到全球第一。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兆驰股份的电视ODM全球第二。

而本次接盘方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国资委为推进国资管理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推动深圳国资整体资本运作战略,专门成立的国资辅助履职平台和国有资本运营专业平台。

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是深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四个千亿”计划之一的“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任务的管理主体,也是深圳市支持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的市场化方式实施主体。通过产融结合、资本市场对接、推进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方式,深圳资本有效支持多种所有制经济互利共赢、共同成长,服务城市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控参股企业涵盖绿色建筑、智能制造、新能源、证券、保险、基金、担保等诸多领域,已经形成以新兴产业和金融类金融为主的产业布局。

剥离资产化解涉及恒大风险

2018年6月,兆驰股份公告称,拟与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在地产项目、战略集采业务等领域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后,恒大成为兆驰股份重要合作伙伴。2021年下半年,地产巨头恒大陷入流动性危机,公司因持有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大额商业承兑汇票以及应收账款,受到牵连。

根据兆驰股份今日披露了降低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债务违约带来的风险的方案,公司使用了剥离兆驰供应链、购买昆明丰泰44.6154%的股权等方式。

兆驰供应链的资产包含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约28.27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日,兆驰供应链已收到30亿元增资款,并已完成增资扩股的注册资本工商变更手续。公司的持股比例由100%变更为14.7727%,兆驰供应链变成参股子公司,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兆驰供应链在收到增资款后已经归还公司全部债务,公司与兆驰供应链不存在任何债权债务关系。

公司于2021年12月8日与北融信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并根据双方约定,公司以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及应收账款转让方式支付+现金支付方式合计29.00亿元支付了本次股权转让款。公司于2022年2月28日收到控股股东南昌兆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南昌兆投”)出具的承诺函,如兆驰股份购买昆明丰泰44.6154%股权的事项最终未能完成,为最大限度降低对公司的影响,南昌兆投承诺以不低于评估值的价格受让兆驰股份与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之间的债权(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及应收账款)。

此外,公司在2021年度对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应收项目计提减值准备,截止目前,公司持有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商业承兑汇票以及应收账款599.16万元,风险或已出清。

电视ODM地位稳固

事实上,在踩雷恒大之前,近年兆驰股份的经营业绩明显向好。在电视ODM领域长期保持龙头地位。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5.77亿元,同比增长41.83%。近三年,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净利润变动趋势基本相当。

公开信息显示,兆驰股份深耕液晶电视ODM业务,2011年开始向上游拓展LED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目前形成三大业务:智慧显示业务(液晶电视设计制造+互联网运营)、智慧家庭组网业务(网络通信、loT智能终端)以及LED全产业链业务(LED芯片、LED封装、LED应用)。

在智慧显示领域,以家庭显示为核心,沿伸至办公、商业、教育及医疗等多元化场景,具体产品包括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器及学习一体机等。该公司为液晶电视ODM龙头,2020年液晶电视ODM占全球市场份额9.41%,位居行业第二,近几年来,通过不断提高智能化液晶电视占比,2020年占比海外电视超过90%。

智慧家庭组网主要为5G通信及IoT(万物物联),该公司Sub-6分布式5G微基站已顺利进入试产阶段,积极拓展10GPON、Wi-Fi6相关产品市场,核心产品数字机顶盒的形态向智能终端演变,意在打造“5G+IoT”的生态链。2020年该业务收入达到19.8亿元,

除此之外,兆驰股份LED全产业链也蓄势待发。目前,兆驰股份已进入MiniLED背光、MiniRGB直显等高端产品领域。其中MiniLED芯片已具备小批量量产能力,红黄光项目目前正积极开发正倒装RGB产品,已经进入试产阶段。

据悉,兆驰股份在深圳、南昌、北京、武汉等多地设立研发中心,在4K/8K、区域调光、全光谱健康照明、超高光效、量子点On-chip封装、Mini/MicroLED等核心领域掌握并储备了多项技术,并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等资质认证。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增长率达到39.49%。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兆驰股份:一季度净利润3.35亿元 同比下降19.30%
4月24日,兆驰股份(002429.SZ)公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3亿元,同比下降9.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亿元,同比下降1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1亿元,同比下降23.90%;基本每股收益0.0739元。

0评论2025-04-29194

兆驰股份:2024年净利润16.02亿元 拟10派1.07元
兆驰股份(002429)4月16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3.26亿元,同比增长18.40%;归母净利润16.02亿元,同比增长0.89%;扣非净利润15.85亿元,同比增长3.71%

0评论2025-04-17182

兆驰股份:拟5亿元投建年产1亿颗光通信半导体激光芯片项目
12月20日消息,兆驰股份公告,全资子公司兆驰半导体拟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年产1亿颗光通信半导体激光芯片项目(一期)”,并建设砷化镓、磷化铟化合物半导体激光晶圆制造生产线,主要应用为光芯片技术领域的VCSEL激光芯片及光通信半导体激光芯片。本次投资为项目一期,项目一期建设拟投资金额不超过5亿元。

0评论2024-12-23550

兆驰股份投资新设科技公司 含光通信设备业务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佳视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顾伟,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光通信设备制造;光通信设备销售;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制造;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销售等。

0评论2024-12-13288

兆驰股份拟在新加坡设立境外子公司
12月9日,兆驰股份(002429)公告,为了充分适应国际环境变化,基于公司战略前瞻性规划与业务发展的考虑,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兆驰有限公司(简称“香港兆驰”)在新加坡设立境外子公司MTC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当地相关部门最终注册核准的名称为准,简称“新加坡兆驰”),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或其他等值货币。

0评论2024-12-10339

兆驰股份:拟将显示相关业务的整体运营权集中至深圳晶显
为实现公司显示业务的研、产、销一体化,进一步强化各业务板块的管理效能,提高运营效率,并满足公司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公司拟对现有的显示业务进行垂直整合,拟将显示相关业务的整体运营权集中至深圳晶显,通过统一的战略规划与执行,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

0评论2024-09-12619

兆驰股份上半年净利润9.11亿元!同比上涨24.04%
8月5日公告,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23.07%;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24.04%;基本每股收益0.2元。报告期内,在传统业务智慧显示终端稳定增长的同时,LED产业链净利润贡献占比超过50%。在智慧显示领域,出货量实现稳中有升。

0评论2024-08-07247

兆驰股份:预计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21%至26.66%
7月8日,兆驰股份(002429)发布2024年度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9亿元至9.3亿元,同比增长21.21%至26.6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3亿元至8.8亿元,同比增长32.27%至40.23%。

0评论2024-07-15395

传参与LGD广州8.5代线竞购,兆驰股份回应:以公告为准
5月27日,有传闻称兆驰股份(002429.SZ)也参与到LG Display(LGD)广州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竞购中。第一财经记者拨打兆驰股份投资者关系部门的电话进行求证,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说“不太清楚”、“以公告为准”。

0评论2024-05-28745

兆驰股份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8.61% 一季度预增4.44%至12.27%
4月12日晚间,兆驰股份(002429)披露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67亿元,同比增长14.23%;净利润15.88亿元,同比增长38.61%;扣非净利润15.29亿元,同比增长60.09%,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0评论2024-04-15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