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任正非在人民日报发声:关于人工智能、中国制造等

2025-06-10 11:3922160

6月10日消息,在《人民日报》今日发布的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CEO)任正非对话中,记者向其询问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前景、中国的优势等问题。

任正非表示:“人工智能也许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当然可能还有能源的核聚变。人工智能发展要经历数十年、数百年。不要担心,中国也有很多优势。”

任正非称,中国在中低端芯片上是可以有机会的,中国数十、上百家芯片公司都很努力。特别是化合物半导体机会更大。硅基芯片,我们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利用集群计算的原理,可以达到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软件是卡不住脖子的,那是数学的图形符号、代码,一些尖端的算子、算法垒起来的,没有阻拦索。困难在我们的教育培养、人才梯队的建设。中国将来会有数百、数千种操作系统,支持中国工业、农业、医疗等的进步。

记者还与任正非讨论了中国制造像今天这样强大的原因,任正非认为:“从根本上说,算法不掌握在IT人手里面,而是掌握在电力专家、基建专家、煤炭专家、医药专家、各类行业专家……手里面。实践层面看,中国制造业人工智能运用非常快,会诞生很多中国模型。”

针对基础研究投入方面,任正非表示,我们一年1800亿投入研发,大概有600亿是做基础理论研究,不考核。1200亿左右投入产品研发,投入是要考核的。没有理论就没有突破,我们就赶不上美国。


以下为人民日报记者与任正非的对话:

问:面对外部封锁打压,遇到很多困难,心里怎么想?

答:没有想过,想也没有用。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

问:昇腾芯片被“警告”使用风险,对华为有什么影响吗?

答:中国做芯片的公司很多,许多都做得不错,华为是其中一家。美国是夸大了华为的成绩,华为还没有这么厉害。要努力做才能达到他们的评价。我们单芯片还是落后美国一代,我们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用群计算补单芯片,在结果上也能达到实用状况。

问:如果说有困难,主要困难是什么?

答:困难就困难嘛,什么时候没有困难?刀耕火种的时候不困难吗?石器时代不困难吗?人类用石器的时候,哪能想到有高铁。中国在中低端芯片上是可以有机会的,中国数十、上百家芯片公司都很努力。特别是化合物半导体机会更大。硅基芯片,我们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利用集群计算的原理,可以达到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软件是卡不住脖子的,那是数学的图形符号、代码,一些尖端的算子、算法垒起来的,没有阻拦索。困难在我们的教育培养、人才梯队的建设。中国将来会有数百、数千种操作系统,支持中国工业、农业、医疗等的进步。

问:现在对华为赞扬的声音很多,对华为的认同度很高。

答:说我们好,我们压力也很大。骂我们一点,我们会更清醒一点。我们做的是商品,人们使用就会有批评,这是正常的。我们允许人家骂。只要讲真话,即使是批评,我们也支持。赞声与骂声,都不要在意,而要在乎自己能不能做好。把自己做好,就没有问题。

问:从您面对困难、批评的心态,感受到您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就是不在乎是表扬还是批评,而是坚定做好自己的事。这应该是华为能走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原因。

答:说我们好的还是太多了,大家更多要去理解搞理论研究的人,他们曲高和寡,老百姓不了解,而且他们要几十年、上百年才看得见贡献。无端指责他们,是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我们要理解支持搞理论工作的。我们要理解他们的胸怀,他们伟大的默默无闻,才是我们国家的希望。不要捧一个压一个,搞理论研究的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问:怎么看基础理论研究?

答:当我国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时候,要重视理论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基础研究不止5—10年,一般要10年、20年或更长的时间。如果不搞基础研究,就没根。即使叶茂,欣欣向荣,风一吹就会倒的。买国外的产品很贵,因为价格里面就包含他们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所以,中国搞不搞基础研究,也要付钱的,能不能付给自己搞基础研究的人。

问:对基础研究,人们可能一时难以理解,会问研究这个有什么用,能产生什么效益。

答:科学的突破,世界上理解的人本来就少,不理解的人就不要去评价。爱因斯坦发现光线会弯曲,是一百年后再证实的。贵州有个农学家罗登义,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分析研究水果蔬菜营养成分的时候,发现一种维生素含量很高的野果子刺梨。中国那时还在抗战时期,社会教育水平还很低,没几个人懂。后来写了一篇论文,说刺梨是维C之王。经历了近百年,贵州把它做成了一种天然富含维生素的刺梨饮料,维生素饮料中的奢侈品,近百元一瓶,受到追捧,刺梨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渠道。人们才真实认识了在抗日烽火时,在一张破桌旁的罗登义。

问:很多研究成果看似一时无关痛痒,最后往往都有大用。

答:理论科学家是孤独的,我们要有战略耐心,要理解他们。屠呦呦做青蒿素是一样的。还有“探索创新、至诚报国”的黄大年也是一样的。他们头脑中的符号、公式、思维,世界上能与他们沟通的只有几个人。对理论科学家要尊重,因为我们不懂他的文化,社会要宽容,国家要支持。

问:基础研究周期会很漫长,但企业是需要讲效益的。

答:我们一年1800亿投入研发,大概有600亿是做基础理论研究,不考核。1200亿左右投入产品研发,投入是要考核的。没有理论就没有突破,我们就赶不上美国。

问:这是一种长期主义,听说华为就有个“黄大年茶思屋”。

答:黄大年是个伟大的科学家,我国是在海湾战争中发现这个人的。美军在直升机下有一个吊舱,探测萨达姆埋在沙漠里的武器,一开战就准确把它消灭了。再一找,才知道这吊舱是中国人做的,黄大年在英国大学做的一个探矿吊舱,北约用来做武器用。他辞职回国做了吉林大学老师。他用自己的钱,向学校要了一间40平米的房子,开了一个茶思屋负责提供免费咖啡,开展“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我们得到他家族的授权,利用他的名字,做了一个黄大年茶思屋非盈利的网络平台,免费让大家查阅世界的科技信息。同时,对基础研究开放喇叭口,和各大院校合作。这些都是战略性投入,不考核的。基础理论这一块,我们内部建立一个机制,什么时候能做出来不知道,对科学家也不做要求。

问: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等专家认为,美国为何没有像中国那样发达的高铁系统,主要是因为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做什么都要赚钱。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的道路,国家主张的是社会效益,高铁、重载铁路、先进的电力网络、发达的高速公路以及通往乡村的水泥路,遍布各处的水利设施、星罗棋布的发电厂……这些并不赚钱,但垫起一个发达的社会基础,为工业、农业现代化作出了贡献,体现的是国有企业的社会价值。而对有竞争的商品实行市场化,通过市场的竞争来调节,使其实现商业价值,依法纳税贡献社会。对此,您怎么看?

答:为什么不赚钱的事,只有社会主义做?社会主义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社会。我国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伟大的壮举。从基础设施建设看,我们也只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不然高铁、高速公路、水坝……这些东西都建不起来。

问:您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前景怎么看?

答:人工智能也许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当然可能还有能源的核聚变。人工智能发展要经历数十年、数百年。不要担心,中国也有很多优势。

问:您怎么看这些优势?

答:中国有数亿青少年,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总书记讲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人工智能在技术上的要害,是要有充足的电力、发达的信息网络。发展人工智能要有电力保障,中国的发电、电网传输都是非常好的,通信网络是世界最发达的,东数西算的理想是可能实现的。

问:其他优势呢?

答:芯片问题其实没必要担心,用叠加和集群等方法,计算结果上与最先进水平是相当的。软件方面,将来是千百种开源软件满足整个社会需要。

问:怎么看中国的未来?

答:弗里德曼离开我们公司,自己买了一张二等座的高铁票,去感受中国。后来写了篇文章《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问:我们看过这篇文章,他认为:“中国制造业像今天这样强大的原因,不仅在于它的高质量,能更便宜地生产东西,也在于它能更快、更好、更智能地生产东西,而且正在越来越多地将人工智能融入产品中。”

答:从根本上说,算法不掌握在IT人手里面,而是掌握在电力专家、基建专家、煤炭专家、医药专家、各类行业专家……手里面。实践层面看,中国制造业人工智能运用非常快,会诞生很多中国模型。

问:民营企业发展,需要国家提供什么支持?

答:法治化、市场化,政府依法依规行政。企业主要是价值创造、技术突破,遵纪守法,依法纳税。这个和谐的发展模式,就会让经济活力一点点地散发出来。

问:怎么看待开放与发展?

答:国家越来越开放,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国家在党的领导下,行政上是统一的,政令是通达的,逐步形成统一的大市场是可能的,一定会突破所有的封锁,实现伟大的复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华为徐直军:全球最强超节点今年四季度上市
9月18日消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超节点成为AI基础设施建设新常态,目前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累计部署300+套,服务20+客户。

0评论2025-09-18288

华为、苹果相继发新品,电子厂忙翻,富士康、蓝思、伯恩
9月12日消息,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为迎接华为、苹果新品发布,深圳厂商的生产车间日前也开始变得繁忙起来,最直接的表现是招工市场的急切。

0评论2025-09-12400

华为夺中国成人智能手表第一
9月11日消息,根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前7个月,成人智能手表在中国传统主流电商平台的销量为829.7万台,同比增长58.1%。

0评论2025-09-11309

华为Mate XTs三折叠手机备件价格公布,折叠屏4999元
据媒体报道,该手机的备件价格已在官网公布。华为 Mate XTs 非凡大师三折叠手机的柔性屏主体价格为 4999 元。

0评论2025-09-08407

8999元起!华为智慧屏MateTV发布 搭载Super MiniLED黑钻屏
9月4日,华为举行Mate XTs非凡大师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华为史上最大屏幕Mat——智慧屏MateTV正式发布。

0评论2025-09-05549

17999元起!华为发布全球第二款商用三折叠手机
9月4日,继去年发布全球首款商用三折叠手机之后,在今日深圳举行的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华为推出全球第二款商用三折叠手机Mate XTs 非凡大师。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将于发布当日开启预售,价格17999元起。

0评论2025-09-04506

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 定档9月4日
8月27日,华为官宣将于9月4日举办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将发布新款华为三折叠屏手机。

0评论2025-08-29439

华为上半年营收4270亿元,净利润371亿元
8月29日下午,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等网站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

0评论2025-08-29361

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同比微降,荣耀、联想和华为表现亮眼
8月27日消息,据市场调研机构Omdia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降至2.887亿部,环比减少逾800万部,降幅达2.8%,较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仅小幅减少20万部,降幅不到0.1%。

0评论2025-08-27292

余承东:华为鸿蒙5终端设备突破1200万台
8月25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搭载HarmonyOS5的终端设备数量已突破1200万台,距离7月30日突破千万台仅26天,刷新“鸿蒙速度”。

0评论2025-08-2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