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网
行业人才求职招聘首选服务号
液晶网人才招聘
最新资讯、产业深度分析预测
中华液晶网

科技巨头竞速折叠元年 但时下折叠屏体来自这些面板厂

   2019-02-20 中华液晶网dxl1700
核心提示:据公开消息,三星将在2月20日展出其折叠屏设备,华为、OPPO、努比亚将在MWC2019期间发布柔性设备,有望将带来不同的柔性新形态,而小米双折叠手机在春节前的亮相更是赚足了媒体眼球。

“折叠屏手机”,为什么会忽如一夜春风来上榜热搜?

据公开消息,三星将在2月20日展出其折叠屏设备,华为、OPPO、努比亚将在MWC2019期间发布柔性设备,有望将带来不同的柔性新形态,而小米双折叠手机在春节前的亮相更是赚足了媒体眼球。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产品中,努比亚早在2017年8月已发布柔性可穿戴Alpha概念产品,此次带来的极有可能是可量产发售的商用产品,将更大程度上影响显示产业和终端市场。

blob.png

(小米折叠手机渲染图,屏体来自维信诺) 

blob.png 

(三星Galaxy F折叠手机渲染图)

blob.png

(华为折叠手机渲染图,屏体来自京东方)

在智能手机领域,去年还是全面屏的你追我赶,而到了2019年初,折叠屏等新形态已经势不可挡。事实上,这些终端形态的突破,都是因柔性屏技术的突破。过去,显示屏幕的硬度限制了电子设备的形状和表现形式,但在加载柔性屏幕后,终端设备能够显示的内容和应用场景将远超过去,并大幅提升便携性。比如,搭载了柔性AMOLED屏幕的折叠手机可以提高屏幕显示效果,更可以翻倍提升屏占比,实现“小身材大显示”的效果,而可穿戴柔性折叠设备更可以解放双手,增加科技的人性化服务场景。

blob.png

(努比亚可穿戴手机Alpha,屏体来自维信诺)

柔性屏不仅改变了屏幕形状,更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和信息交互的方式。科技本应为人类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服务,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折叠手机和柔性可穿戴设备的面世正是科技人性化的结果。

其实,早在多年前,手机厂商就开始探索折叠屏设备,直到如今才成为科技共识的潮流,与AMOLED屏幕等相关技术成熟度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中国面板厂商近年来技术的突飞猛进。

首先,多款折叠设备使用的都是AMOLED屏幕,这是由于AMOLED为固态发光器件,可以实现柔性显示,也是其区别于LCD的根本特征之一,同时还拥有较轻薄、对比度高、色域广、响应速度快等一系列优势,可以更好适应未来终端形态。由于折叠设备要从根本上改变设备形态,面对数万次折叠的调整,在面板技术上需要克服多个技术难题,包括应力管控、OLED薄膜封装、柔性IC绑定等。同时在设备形态发生折叠后,其所使用的相关功能都要适应柔性显示这一特征。

比如,在AMOLED硬屏上较为基础的触控功能,在柔性屏上应用就需要重新升级。由于普通的贴合触控TP在多次折叠之后有产生分离的可能,会严重影响使用,升级版的解决方案是在封装层(TFE)上直接透过低温刻蚀工艺制作Touch Sensor,不需要多一层外贴膜层,在进行折叠及卷曲等动态操作时,可减少层与层之间的分离可能。据行业人士透露,三星是最早布局该触控工艺的厂家,称其为Y-OCTA技术,国产OLED厂商同样已有技术储备,维信诺称之为MOFE。

另一方面,折叠屏幕为了实现柔性,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屏幕的硬度、强度等等可靠性性能,如何既保证折叠性能又提升设备可靠性,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在柔性盖板方面下功夫,通过强化盖板强度,添加反冲击层,可以实现媲美硬屏的可靠性,同时平衡柔性,保留其动态弯折能力。因此,折叠时代,如何通过技术积累及研发,提升折叠屏的性能,达到媲美硬屏终端产品的可靠性标准,让用户能真正放心使用“折叠屏手机”才是致胜之路。

针对这两方面,国内面板厂商已有相关技术布局。据了解,维信诺固安产线已布局最新触控技术,以及高可靠性高柔性的盖板技术,产线可兼容生产曲面柔性、卷曲柔性和折叠柔性AMOLED显示屏。与此同时,京东方、天马等厂商也在积极布局产线,储备相关技术。总之,国内面板厂商在OLED时代的技术储备远超过LCD时代,也为国内手机厂商的科技创新争夺了很多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目前,传统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可折叠AMOLED面板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吸引力及差异性优势的配置,相信越来越多的手机品牌将推出可折叠屏幕智能手机,期待通过柔性屏幕,引发我们生活方式的新改变。

 
本文导航:
  • (1) 科技巨头竞速折叠元年 但时下折叠屏体来自这些面板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液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