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在贵阳海信智能制造车间内,20秒的速度,机器人能精准完成75英寸电视背板的摆放。24小时,贵阳海信能完成1.7万台电视机的下线。
据介绍,2024年,贵阳海信电视机产量达332万台,营收首次突破60亿元,智能制造能力获工信部三级认证。
据了解,作为‘链主’企业,自1997年发展至今,贵阳海信不断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目前贵阳海信已累计引入15家配套企业,形成“30分钟供应链圈”,本地配套率从初期30%提升至83%,物料交付周期从1周缩短至2小时,年产值110亿元的海信生态链悄然形成。自2022年以来,贵州厚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贵阳卓英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贵阳臻芯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兴见展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落地贵阳经开区及周边区域。
作为贵州光学材料制造领域首家企业,贵阳卓英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落地贵阳经开区,并为贵阳海信进行产品配套。
同时,作为与贵阳海信合作多年的“老朋友”,贵阳鑫恒泰从刚开始只做电视钣金件,到涉足LED电视机后壳、模组后壳等多种高附加值钣金件的生产,先后完成多种LED电视尺寸后壳的产品研发和量产,实现与贵阳海信LED电视的全系列配套。
据称,在十余年的时间里,鑫恒泰先后投资2亿元建成了省内首条LED后壳以及模组背板生产线以及贵州省内最大的开平配送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