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消息,据科创板日报,荣耀近期完成对中国地区关键岗位的人员部署,涉及38个关键岗位主管,均通过 “重新竞聘上岗” 产生。同时,荣耀内部新设AI新产业部门,并将AI相关研发工作列为一级研发部门。
报道提及,这场调整在内部被称为“雄鹰计划”,覆盖范围包括荣耀的国内外所有员工。本次共有45%的岗位负责人有所调整,其中90后占比达到24%。
荣耀方面称,以上调整属实。
随着赵明的离职,荣耀管理层陆续调整,荣耀中国区首席营销官姜海荣、荣耀中国区销售部部长郑树宝相继离职。
此时距离荣耀官宣换帅已过去近4个月时间。2025年1月,原CEO赵明因身体原因辞职,李健正式接棒,成为荣耀新CEO。公开资料显示,李健与赵明同是华为系老将他于2021年加入荣耀,此前在华为任职多年,在战略管理、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经验丰富,曾参与华为重大改革与战略制定。
此次除人员调整外,荣耀还新增了AI新产业部门,此举与荣耀的战略转型紧密相关。有荣耀内部人士透露,李健曾多次在内部大会强调,荣耀必须向互联网企业、AI企业、全球产业链开放,积极拥抱AI时代。
今年3月,李健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前夕发布“阿尔法战略”,宣布荣耀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全面转型为全球AI终端生态公司,并计划未来五年投入超100亿美元建设AI终端生态。
4月3日,科创板日报曾报道,荣耀已设立新产业孵化部,下设具身智能实验室、具身数据实验室、交互安全实验室、动力总成实验室、仿生本体研究实验室。在某招聘网站上,荣耀提供了机器人数据生成算法工程师、一体化关节设计师、机器人动力系统仿真工程师等多个招聘岗位。
当前,荣耀正处于冲刺IPO的关键时刻。2024年12月28日,荣耀完成了IPO前的股份制改革。公司名称由“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变更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 荣耀方面表示,随着荣耀股改完成,公司将适时启动IPO流程,进一步消息将在相应的过程中对外披露。为实现公司下一阶段的战略发展,将通过首发上市推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在完成IPO股改和高管调整后,荣耀正面临关键一役,亟待通过战略创新重塑市场信心。在完成组织架构优化和产品线重整后,以李健为核心的新管理层能否通过新的AI战略实现突围,这不仅关乎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突围,更将影响其冲刺资本市场的目标实现。荣耀新战略的成效,或将成为检验其IPO估值的重要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