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据韩媒ETnews报道,由韩国政府推动的显示用离子注入设备开发项目已完成。该项目于2021年启动,原定于去年12月结束,后延期至今年6月,历时四年。
回溯项目背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曾于2020年宣布,将扶持国内中小型设备公司的开展技术研发,实现离子注入设备的国产化。其中,三星显示和LG Display作为需求方参与其中,为设备性能评估和商业化提供支持。
综合采访消息显示,该项目已收官。具体而言,针对三星显示器的项目由HNiruja负责,而针对LG显示器的项目则由AVACO主导开发设备。值得一提的是,AVACO为应对下一代投资需求,已开发出可兼容8.6代基板玻璃的离子注入设备。
据悉,显示器离子注入设备将大电流施加于低温多晶硅 (LTPS) 并注入离子,使其转化为低电阻的导电材料。近年来,由于氧化物薄膜晶体管(TFT)也逐渐采用离子注入技术以提升电子迁移率,该类设备的应用前景预计将进一步拓宽。此外,它还是用于改善OLED面板导电性能工艺中的核心设备。
长期以来,离子注入设备完全依赖日本企业供应。目前,韩国国内显示器企业的主力生产线——6代线,均采用了日新公司的离子注入设备。韩国离子注入设备的技术开发完成,有望推动当地离子注入设备的商业化,并产生进口替代效应。
不过,技术开发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设备可直接投入量产应用。要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量产线使用的设备,还需经过严格的性能稳定性与长期可靠性验证,这一环节是决定设备能否落地的关键。因此,参与项目的面板企业需加快推进设备实际应用方案的探讨与测试,尽快完成验证流程。同时,行业普遍存在的 “量产设备供货历史优先” 的选择逻辑,也给新进入市场的韩国设备厂商带来挑战。